李登輝「亞洲的智略」書摘 系列之二

中共當局權力不穩,累及台灣


 台灣所處的情勢非常複雜,內政、外交與大陸政策更是交互影響,不容大意。特別是與大陸關係的調整,更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歷史性工作。 台灣的政治改革,不僅是內政問題,同時也要兼顧大陸政策的調整,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存在發展。因此,我最重視的問題是台灣的存在,與國際地位的提升。

 長期以來,由於「動員戡亂時期」臨時條款的施行,使中華民國政府不能依循正常的憲政制度來運作。中華民國憲法於一九四七年公布,但施行不到一年,就被臨時條款所取代。臨時條款明定,共產黨為叛亂團體,為了戡亂,就必須凍結憲法,施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。

 我就任總統之後,首先的工作便是修正「動員戡亂時期」臨時條款,使憲法恢復正常運作。為此,我們不但要從內政著手,同時也必須調整與大陸之間的關係。而與大陸的關係一調整,外交政策也要隨之改變。內政、兩岸與外交等三方面的問題,務須兼籌並顧,維持均衡。

 只要任何一方面有所疏失,都將對台灣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。 台灣政治權力的配置也是一個重大問題。長期享有政治權力的統治階級,不願把權力交給台灣人,反而想盡辦法繼續維持既有權力。因此,我們對外必須與中共周旋,對內也必須面對既得利益者的抗爭,不論對內、對外都必須善加處理,不容稍有失誤。也就是說,我們必須一方面突破舊勢力的牽制,一方面與中共和睦相處。不如此就無法追求台灣的生存與發展。

 就我記憶所及,我們與中共調整關係之初,出乎意料地順利。在中共國家主席楊尚昆先生下台,鄧小平尚有影響力時,關係還很好。但中共領導當局繼任之後,兩岸關係立即變得非常複雜。

 兩岸關係的複雜化,與中共領導當局權力基礎的不穩固有關。中共領導當局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,必須向軍方低頭,在對外政策上採取較為強硬的態度。

 但如此一來,就使兩岸關係變得愈來愈複雜。 台灣與大陸的關係,由於我們的主動與善意,曾有良好的起步。但是,中共內政的不安,使兩岸關係平添波折。而台灣內部,在對外關係的拓展上,仍有「漢賊不兩立」的主張。任何一個國家只要與中共建交,台灣就立即與之斷交,使我們的外交活動空間愈來愈狹小。

 長此以往,台灣必然無法繼續存在。如果無法存在,則任何事物都變得毫無意義。存在本身就是價值,只要能存在,就有希望。因此,追求台灣的存在與發展便成為我的首要工作。

 當然,如果因為意識型態和權力配置的紛爭,使台灣社會陷入混亂,甚至危及生存,也是非常危險的事。

  為了使台海維持安定,降低戰爭發生的可能性,我也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,和兩岸敵對狀態的結束,呼籲中共善意回應。希望台灣人民可以自由往來大陸,到大陸旅行、投資、從事各項交流。

 但是,遺憾的是,因為中共一直沒有具體的承諾和保證,使三通至今未能實現。而為了使台商的對大陸投資,不致影響台灣經濟發展,我也呼籲國人「戒急用忍」。

 因為,對大陸投資仍有相當高的風險。台商在大陸的投資,也有許多虧損的實例。所謂的「戒急用忍」,即提醒台商要小心謹慎,避免無謂的損失。而對於適當的投資,我們仍會予以核准。

 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。每當外交與兩岸關係推進一步,內政也會向前邁進一步。為了台灣的政治改革,我們進行了三階段的憲法修訂,以此奠定了民主改革的基礎。而每一次的憲政改革,都進一步落實了台灣的本土化,也增強了台灣的認同。

 在進行內政改革的同時,台灣的外交政策也有了重大變革。如果能發揮功效,最後也必然能帶動中共態度的轉變。如前所述,兩岸關係能發展到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」,我認為是一大成功。其實這也是中共必須務實面對的事實。

 然而,我們對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」的具體內涵,一直未作充分的說明。事實上,台灣已經邀請世界各國知名的國際法學者進行研究,賦予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」理論基礎,但因為沒有公開宣布的良好機會,因此一直未對外說明,只要時機一到,我們必會迅速知會日本與美國等相關國家。在此之前,我們應當摒棄成見,務實來面對此一問題。

 △ 日本有國旗、國歌的問題,台灣也有國旗問題。

 對於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」,美國有非常強烈的反應。一是發表此說之前,為何不事先知會?二是認為發表的時機不恰當。我在日本有許多非常親近的朋友,其中一位曾任首相的朋友也說「時機不好」。他認為,提出這個主張的時機不對。

 我則反問:「何時是最好的時機?」其實,此一問題沒有所謂的好時機,要論時機的好壞,只能看結果而定。 去(一九九九)年底,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來台時,對此已不再多談,似是已能瞭解我們的作法。最不可理喻的,是美國某位高層官員,到總統官邸訪問時,竟當面質問我,似乎是怪我為何做了這樣的事。 在那段期間,陸續有美國參眾兩院的團體來訪,我都向他們說明:台灣如何達成民主化?台灣的安全是什麼?台灣的戰略重要性與對民主國家的意義,以及「特殊國與國關係」的意涵。 在多次口頭說明,以及相關書面資料的補充之後,美國似乎也已能了解我們的主張。很顯然的,「了解台灣」的輿論與潮流正逐漸成形。

 台灣的國立大學在與大陸的大學交流時,產生了一個問題。 在台灣,「國立○○大學」,是慣用的名詞。但所謂國立,即指「中華民國國立」,因此中共會要求取消「國立」兩個字。現在,台灣的大學都已妥協,會在交流時,取消「國立」兩字。這也是台灣所面對的問題之一,以致我們不能強調自己的認同。兩岸之間類此的問題還很多,更使兩岸關係的發展困難重重,要解決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。大陸來台參加會議或考察的人,只要看到會議桌上放有中華民國國旗,就會要求拿開。台灣人通常會妥協,但一妥協,又會引起其他人的反彈。日本在國旗問題上有諸多意見紛歧,在台灣,國旗、國歌的問題更為嚴重。 我們為何主張兩岸關係必須是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」,由上述的實例就不難理解。如果情勢不變,台灣將無法擁有自由的生存空間。

 過去有長達四十年的時間,兩岸完全沒有來往,因此許多問題也沒有表面化。一旦交流開展,這些問題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。